2022-11-20 01:24 聯合報/ 記者楊正海 李承穎
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「團團」昨天病逝,兩岸人民都傷感,十多年來,應該是親善、保育大使的大貓熊,
因台灣政治涇渭分明,團團曾被視為中共統戰工具,甚至引發激烈攻防。團團的一生,正好見證了兩岸關係由盛轉衰的過程,也讓國人省思,
兩岸關係該何去何從。
扁政府時代,兩岸政治局勢複雜,大陸要贈與台灣貓熊的消息傳出,又萌又可愛的大貓熊,活生生成了綠營口中的統戰工具,甚至還被罵「支那賤畜」,
當時還沒所謂的「認知作戰」,但貼上政治標籤後,在綠營壓力下,扁政府白白失去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。
直到二○○八年,馬英九執政後,兩岸破冰後,團團和圓圓才走上「和平之旅」,飄洋過海抵達台灣。
大貓熊進駐台北市立動物園,話題性十足,雖然仍有反對者批馬英九「為了兩隻貓熊賣掉台灣主權」,但結果證明,不僅帶來可觀的觀光、經濟效益,
團團和圓圓也變成孩子心中的大明星、兩岸和平的使者,自然而然脫下統戰標籤,正如牠身上只有黑白,沒有藍綠。
「貓熊旋風」後來隨著圓仔、圓寶出生再現,貓熊一家人陪著許多台灣人成長、歡笑,療癒許多人的心,
動物園甚至有粉絲每天記錄一家人的可愛模樣,當年的政治攻防,一度化作雲煙。
但如今兩岸關係再度降至冰點,共機共艦不斷擾台,加上有心人刻意操作亡國感、高舉「抗中保台」旗幟,升高兩岸人民仇視,造成兩岸關係嚴峻;
團團離世之際,正是兩岸兵凶戰危之時,迎回兩岸和平紅利的距離似乎愈來愈遠。
然而,團團在生命終了前夕,還啟動了兩岸合作的另一個機會,讓陸方的貓熊專家前來協助診治,證明在人道前提下,兩岸仍可暫時放下成見。
團團的一生背負沉重的任務,成了兩岸關係變化的寫照,而兩岸因為牠產生的悲憫與共鳴,或許能成為承先啟後的契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